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清华小说 https://www.qhxs.org]
白如依一笑拱手:“大帅英明。”
柳知道:“我未在湖上老人在世时期的档册或书卷中找到湖上老人与郎家相识的记录。郎家人如何说郎家先人与湖上老人的交情?”
白如依道:“在下问询时,郎家人说得很含糊,曰老太爷认识可能阳家人,但老人家已仙逝多年,他们对这些事不清楚。好多事是别人乱传的,他们也不知道怎么传成了这样。”
史都尉呵呵道:“这些解释,真不晓得他们算把自家摘干净了,还是描黑了。”
.
关于曲泉石的生平及失踪的原因,白如依问到的郎家人全都非常肯定地说曲泉石是自己无影无踪了。他们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郎家和郎二爷绝对没有亏待曲泉石,对他特别好。曲泉石可能是和郎今感情太深了,郎今过世他悲伤过度远离红尘,跟古时候那个知音死了就砸琴的伯牙一样。先生懂的吧。千万别信谣言,全是别有用心的人编瞎话,想看郎家倒霉呗,想败坏郎家名声抢生意呗……
.
街坊邻居则说法不一。
郎家一直亏待曲泉石。
姓曲的名声太大了,盖过郎家所有人,这就是功高盖主么,岂有好下场?
郎家人可不是吃素的。姓曲的这么大名气,一个大活人丢了,衙门都找不到,谁敢乱说呢?
这里头的事太复杂了,呵呵~~
……
.
“没什么特别新鲜的,在下不多赘述。但这么询问一圈后,我发现,很多人,尤其郎家人,把很多事推为谣传所致。全是别人乱说,传闻不可信。我不禁想,关于曲泉石的传说这般多,流传如此广,可称天下皆知。那么,这些故事,究竟源自何处,如何成就的呢?”
史都尉猜测:“阳家的冤案挺多人知道。郎家突然冒出一个姓曲的孩子。阳家制陶,郎家烧瓷,行业相似,于是开始编了……”
白如依抚掌:“都座正点中关键——没错,开始编了。这是开头。传闻是众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流传的人或也是编著者之一,这些故事和写文章一样,有的是被人一次创作出整个脉络,逐渐在流传中丰满;也有的先出一个开篇,经传播后由众人添补承续下文,再流转再多,逐渐圆合。”
那么,曲泉石的故事,属于哪一种?
柳知凝视白如依的双眼明亮起来:“应是,先有了开篇吧。”
白如依一抬袖:“果然难在府君面前卖弄。对,曲泉石的故事是经年累月一点点编出来的。在下想多了解一些,遂去查了一下。”
史都尉困惑:“先生怎么查?传言都是街头巷尾传来传去,今天传点这,明天传点那,同一件事,同一天早上和晚上听的聊的可能都不一样。大部分人应该记不住从哪听的,跟谁聊了,自己说的时候有没有传歪,是不是加了点啥……”
而且,说话就是几声响,与用纸笔写文章不一样,出口即散,无痕无踪。
如何查?
.
白如依微笑:“请教都座,世间先有言语,还是先有文字?”
史都尉道:“先有言语吧。”
女娲造人,人有生即有声。
至黄帝时才有仓颉造字。
白如依道:“都座说得极是。先有言再有字,字为录言。如在下这般写故事为生的人,算小说家一类,本源于稗官。”
稗官,古时采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民间风俗者。
“所以,像在下这样的人,喜欢听故事,听到一个好故事,更忍不住手痒。曲泉石的故事这么精彩,若无人记录,才是奇怪。”
.
白如依有几位友人,喜欢收集坊间小报及秘闻逸事记录。恰好江宁与九江各住着两位。白如依在他们那里看了一些曲泉石与湖渚阳氏的传闻故事记录。
顺着年份捋下来,非常值得推敲——
“湖上老人与海寇宝藏的故事,在阳氏逢难前后,即有谣传。但,湖上老人过世后,将此宝藏与阳氏二小姐关联的传闻,我几乎没查到纸上记录。而且,我寻到的记录大都出自江宁、湖渚及江南一带,明州也有,京城亦有。九江之记录寥寥,且只集中在阳氏遭难的一两年,此后无甚提及,也未有文士以此撰写传奇故事。”
柳知道:“或因当时湖上老人冤案未昭,牵涉重大,九江虽属两江之地,与江宁湖渚颇有距离,百姓对阳氏不甚熟悉。小报轶闻一类,投民众所好才能多销,不多写亦合情理。”
程柏颔首:“府君所言大有道理。”
白如依接着道:“府君方才说,没找到在阳家出事前,记录湖上老人与郎家相识的文档。在下与府君一样,也没查到这一时期将郎家与阳氏、湖上老人关联起来的文章。”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冥公子 doubleface 竹本无心 躁郁病娇,小总裁的心头好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学养猫 诸神的谎言[综英美] 英雄时代的日常生活 恶女的快穿 深情女配失忆了 第一次做人 我给反派都剧透完了 不轨 男生宿舍,女生止步! 夜芙蓉2024 穿越逆天邪神:凤逆九霄 完美扮演法 玄巫秦耳 每个世界都想换男友[快穿] 奶奶在奔跑 还你六十年